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 > >正文

今年上涨养老金时,企退人员涨5%事退的涨2%,可行性有多大? 独家

来源:秒懂社保知识    时间:2023-01-25 04:54:59


(相关资料图)

正如我们看到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金已经成为我国绝大多数老人,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的唯一固定经济来源。养老金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的好坏,如果没有这一笔每月可固定领取的养老金,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也许都得不到充足的保障。 从2005年开始我国就在上涨养老金的最低发放基数,以确保老人的养老金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2022年是养老金上涨的第18个年头,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今年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最低发放基数仍旧会上涨。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再调整养老金时,企业退休人员上涨5%的养老金,因事退休的人上涨5%的养老金,这一建议的可行性有多大?结合当前的种种现实情况看,这一建议的可行性基本为零,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第一,违背了多缴多得的原则

自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以来,我国养老金的发放,就遵照多缴多得的原则。 展开来说就是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的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越高。在之后的养老金上涨中也能占据更多的优势。也正是这样的原则,才从根本上激发起了人们积极缴纳养老保险的热情,给我国的养老基金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物质保障。如果突然以退休为缘由划分养老金的计发和上涨原则,必然违背了一直以来的原则。如果大家对养老保险缴纳的兴趣因此降低,相信我国的养老基金也难以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可能会给养老基金带来负担

虽然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养老金的最低发放基数在不断上涨,但上涨的比例呈逐渐 下降趋势。 企业退休人员的上涨比例为5%的话,基本能维持现状,但也算是较高水平了,事实上当前企退人员养老金上涨幅度为3%、4%的大有人在。事退人员虽然只上涨2%,但事退人员的数量比较少,一直以来的上涨的幅度可能连2%都达不到。 单从这一点来分析,二者上涨开头预想的比例,可能会给我国的养老基金带来负担。要知道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轻中度老龄化社会,本来养老基金就不太够,再这样调整的话未来也许连养老金的发放都无从保障。

第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事实上不管是企业退休还是因事退休,都只是一种退休方式而已,并不存在哪一方应该在养老金上涨中占据更多优势的说法。有些事退人员因为在养老保险方面投入的资金比较多,因而每年养老金上涨的,可能比企退人员还多。如果统一标准,部分在养老金上涨中占据优势的事退人员,必然会感觉心理不平衡。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比如说大家都想尽办法让自己成为企退人员,事退的人员少之又少等等,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往期文章: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