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冲击科创板失败后,以搜索引擎起家的宜搜科技今年开始转战港股IPO,中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招股书显示,最近几年公司营收增速缓慢,严重依靠广告收入。上周,中国证监会发文要求公司说明股权变动、数据安全等问题。
【资料图】
宜搜科技成立于2005年,依靠移动搜索引擎起家,彼时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百度、谷歌。作为曾被市场视为和百度同一梯队的科技公司,公司的搜索业务却逐渐萎靡。如今,公司依靠网文阅读推荐和广告赚钱。
公开报道显示,2008年,宜搜科技推出“移动顶告”产品,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主出售关键词,并提供WAP建站服务。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宜搜陷入讨款风波,此后公司搜索业务一蹶不振。
记者注意到,宜搜科技的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2014年公司曾闯关纽交所,2017年至2019年公司挂牌新三板,后来主动终止挂牌时总市值为12亿元。2019年9月,宜搜科技递交了科创板招股书,历经两轮问询后公司2020年主动撤回申请,如今又转战港交所。上市前,软银、上海盛大、天津中浩均为公司股东,分别持股8.84%、6.27%、6.66%。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4.1亿元、4.33亿元及3.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30.5万元、5001.1万元及3000万元。总体来看,最近几年公司营收增速缓慢,同比增速均不足10%。
记者注意到,宜搜科技收入依靠四大业务,分别是数字阅读推荐服务、数字营销服务、网络游戏发行服务和其他数字内容推荐服务。前两大业务收入合计占公司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比例均超过了95%。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宜搜科技第一大主营业务数字阅读推荐服务中的广告业务收入分别为1.3亿元、1.86亿元及1.5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31.8%、42.9%和47%。其中的付费阅读业务收入却在逐步下降,分别为5501.3万元、3217.3万元、2045.5万元。从招股书可以看出,宜搜科技的广告业务收入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对此,宜搜科技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收益的一大部分来自数字阅读推荐服务。如果公司未能留住用户,或用户参与度不再增长或下降,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于股权变动,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股东是否存在境内主体,相关境内股东入股履行的外汇管理、境外投资的监管程序情况;上海盛大入股发行人价格明显偏低的原因及合规性;在境内设立汪氏中国特殊目的公司的原因,相关股权转让是否依法缴纳税款;公司主要境内运营实体注册资本未实缴或未缴足的原因及合规性,是否对本次发行上市构成实质影响。
对于数据安全情况,证监会要求宜搜科技说明,公司及参控股公司、主要境内运营实体开发、运营的APP、小程序等产品情况,说明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信息内容,如提供,说明信息内容的类型,以及信息内容安全保护的措施;收集及储存的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审读:喻方华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